close

翠鳥身子小巧玲瓏,飛行快速,羽色光鮮豔麗,
常出現在平地低海拔河川、溪流、池塘、溝渠及魚塭等環境,
飛行時會發出「唧、唧、唧」叫聲。靠捕食小魚類或溪蝦裹腹,
捕魚技術一流,有「魚狗」稱號。
翠鳥經常佇立在水邊突出之枝頭或岩石上尋找獵物,
一旦發現獵物時,即衝入水中捕食;
有時候也會在空中定點振翅,再急降而下衝入水中捕食。

翠鳥是台灣地區普遍的留鳥與夏候鳥,
除了台灣本島外,
離島的澎湖、蘭嶼、金門和馬祖,
也能夠看到牠們的蹤影。
台灣常見的翠鳥體長約16公分,背至尾藍色有光澤。

翠鳥,雄鳥的嘴為黑色,腳為紅色,
頭上至後頸為暗綠色而有光澤,
密布淡藍色斑點。
眼先至耳羽橙紅色,前後方有白斑,
喉為白色,胸以下為橙色。

全身泛著寶藍色光澤,有著長且粗的嘴,
會站在水邊突出的枝條或石頭上尋找獵物,
尾羽很短所以通常呈直線飛行。

牠們的鳥巢也很有趣,不是像一般的鳥兒啣草建在樹枝上,
反倒是在溪流旁的土堤、河岸邊挖洞為巢。
牠們在河岸的土堤內築巢,對河川環境清潔反應敏感,
因此若看不到牠們的蹤影,將顯示河川已遭破壞和污染。

有翠鳥蹤跡即表示該地的河川還維持一定的潔淨度,
危害翠鳥的生存的幾個現象,
首先是外來魚種吳郭魚的入侵,由於吳郭魚會消滅其他的本土魚類,
或許會造成翠鳥的食物減少,進而影響其生存;
其次是河川的水泥護岸,減少翠鳥的築巢空間,
如此一來,即使該溪流食物充足,翠鳥也無法安居。

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在好山好水的河畔散步,
聽到天籟般的蟲鳴、鳥叫,
喚起人們對環境及生態的重視,值得大家來關切!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