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jady6437/1385651827-533672334.jpg)
行動與改變—2012水環境教育北區論壇
活動緣起:一年一度北台灣八縣市河川守護社群及學校的水環境教育論壇,
2012再由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、環資國際有限公司、東南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系共同承辦,
會議中將就水環境教育進行經驗交流,並匯聚行動力量,同時對已上路一年之環境教育法進行反思,
期待能持續關注環境教育的推動與落實。
今年度論壇持續以水環境教育作為主要議題,探討與分享環境教育之推廣經驗及創新作法,
會議內容分為環境教育法的推行與反思、水環境教育與水環境巡守之結合、
環境教育創意教案分享與水環境巡守隊的故事四部分。
期盼臺灣的水資源在「生活、生產、生態」上能達到三生有幸,共生共存。
另外為配合環境教育法,規劃將會議時間訂為6小時,
並統整與會人員的相關資料(所屬單位、姓名、身分證字號),
由本團隊統一登錄於環保署「環境教育管理資訊系統(EEIS)」,作為申請環境教育認證時數的依據。
主辦單位:行政院環境保護署
執行單位: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、環資國際有限公司、東南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系
協辦單位:教育部環保小組、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、臺北市松山區公所、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、
荒野保護協會、台北鳥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、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、
人禾環境倫理基金會、翡翠水庫管理局、基隆河流域守護聯盟、臺北市立中崙高級中學、
桃園縣楊新藍天水環境巡守隊、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水環境巡守隊、
基隆河錫口巡守隊、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。
辦理時間:2011年9月22日(星期六)9:30-16:00
辦理地點: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(松山區八德路四段101號中崙高中三樓會議室)
邀請對象:臺北市、新北市、基隆市、桃園縣、宜蘭縣、花蓮縣、
台東縣、連江 縣地方政府、巡守隊、學校與民間社團等,
欲共同參與水環境教育議題討論之對象,
及民間參與流域守護與河川教育之社團,預計80人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jady6437/1385651828-2393246996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jady6437/1385651829-1187633143.jpg)
子題一:環境教育法之推行與反思
引言:環境教育理想的實踐場所-環境學習中心與場域
主持人: 張子超 / 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執行秘書
引言人: 劉銘龍 / 翡翠水庫管理局局長
與談人: 汪靜明教授 /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、國家公園學會理事長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劉銘龍 / 翡翠水庫管理局局長
翡翠水庫集水區植被狀況良好,為國內水質最佳水庫之一。
水庫集水區的自然生態完整與否,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。
民國76年6月正式運轉,現為大臺北地區500萬人唯一重要的民生水源。
翡翠大壩及翡翠電廠。
第一座完全由國人設計施工的大型拱壩,是臺灣第一座施工中探討環境影響評估之水庫,
水庫初期總容量4億600萬立方公尺,為臺灣地區第2大水庫。
為充分利用水資源,於大壩下游設有7萬千瓦發電廠以附帶發電,
每年平均可發電約2億2,000萬度,減少近1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,為潔淨之綠色能源 。
未來展望
積極推動環境教育工作,期能達到水庫與環境和諧共生之施政目標。
啟動永續水環境教育列車,增進永續水環境發展之知識與認知提升。
辦理戶外教學設計及生態調查成果展示,推廣環境教育執行成效。
建立環境教育國際合作網絡,促進資訊及人員交流,以擴大民眾參與。
溫室氣體盤查工作,可瞭解溫室氣體排放源 ,加強能源管理,提昇能源使用效率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jady6437/1385651829-776522639.jpg)
子題二:「流」轉擴散-水環境教育與水環境守護社群之合作、流轉與擴散評論
主持人:徐貴新 / 東南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系 主任
引言人:劉冠妙 / 人禾環境倫理基金會 副執行長
與談人:方偉達 /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助理教授
/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安全衛生中心 主任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方偉達 /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助理教授 /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安全衛生中心 主任
水環境教育
實施原則應涵括:整體性、終身教育、科際整合、主動參與解決問題、
世界觀與鄉土觀的均衡、永續發展與國際合作,鼓勵老師以融入各領域方式進行環境教育。
環境教育法2002年,環境基本法第9條更以法律規定:
「各級政府應普及環境保護優先及永續發展相關之教育及學習,加強宣導,
以提昇國民環境知識,建立環境保護觀念,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。」
2010年5月18日我國環境教育法正式通過,並於2011年6月5日公布實施。
社群如何參與?水環境系統規劃理論
資料收集
目標研擬
研擬規劃方案
規劃方案評估
環境教育的評論
環境教育是為了環境的教育?
環境教育是為了教育的環境?
環境教育是為了人的教育?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jady6437/1385651830-2357674014.jpg)
子題三:環境教育創意教案規劃與分享
主持人:倪雅惠 / 環資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
引言人:陳仕泓 / 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處長
與談人:賴榮孝 /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jady6437/1385651830-3372322114.jpg)
子題四:守望水環境.巡守隊故事
分享巡守隊--
臺北市 / 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巡守隊
桃園縣/楊新藍天水環境巡守隊
主持人:蔡素貞 / 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
引言人:應靜雯教授 / 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
陳森妹 / 楊新藍天水環境巡守隊隊長
與談人:楊維修 /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科長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應靜雯教授 / 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
東吳大學 微生物學系 巡守隊
「微」精唯一:具微生物專業
「生」生不息:持續培訓新血
「物」超所值:多元服務學習
「學」以致用:課程配合實務
「系」水長流:隊員展枝擴葉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環境教育的定義:
「環境教育是一種教育過程,在這過程中,個人和社會認識他們的環境以及
組成環境的生物、物理和社會文化成分間的交互作用,
得到知識、技能和價值觀,
並能個別地或集體地解決現在和將來的環境問題。」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陳森妹 / 楊新藍天水環境巡守隊隊長
民國57年嫁做楊梅媳婦,印像最深刻的就是到社子溪洗衣,孩子在旁戲水,
從老坑溪到永安的這條社子溪,水質清澈、魚蝦豐富,
同時河裡到處都有較深的水漥可以游泳,
可是70年代以後,
工商業急速發達,廢水排放河川,溪水變髒變臭,美景不在。
為響應94年桃園縣政府環境保護局辦理清淨河川計畫-社子溪,組河川巡守隊,
執行巡守、通報、水質檢測、淨溪等愛河護溪活動,
目前魚蝦、田螺已逐漸繁衍,有目共睹,深獲肯定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jady6437/1385651831-2381978086.jpg)
綜合討論-子題一子題二
主持人:倪雅惠 / 環資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
徐貴新 / 東南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系主任
蔡素貞 / 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校長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jady6437/1385651831-2196432060.jpg)
2012度論壇持續以水環境教育作為主要議題,
探討與分享環境教育之推廣經驗及創新作法,
會議內容分為環境教育法的推行與反思、水環境教育與水環境巡守之結合、
環境教育創意教案分享與水環境巡守隊的故事四部分。
期盼臺灣的水資源在「生活、生產、生態」上能達到三生有幸,共生共存。
探討與分享環境教育之推廣經驗及創新作法,
會議內容分為環境教育法的推行與反思、水環境教育與水環境巡守之結合、
環境教育創意教案分享與水環境巡守隊的故事四部分。
期盼臺灣的水資源在「生活、生產、生態」上能達到三生有幸,共生共存。
全站熱搜